融媒新声 | 让“志愿服务”浸润心田
发挥主体作用
让“志愿服务”浸润心田
“蔡大娘,今年收成怎么样?有需要帮忙的地方说一声。”“大爷,天气暖和,我搀您到外面晒晒太阳吧。”日前,安国镇汪堂村网格员韦玉贵走村入户,开展走访排查工作,力所能及地为大家解忧。“针对无法走进站点的群众,我们要做到腿勤、嘴勤、手勤、脑勤,积极走出去、走进去,走到每位居民身边。”韦玉贵说。
为帮助群众提高工作技能,我县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还深入挖掘辖区内乡土文化人才、群众性文艺团队、各类文体社会组织以及有才艺个人,依据个人特长和职业技能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伍。志愿者主体作用的发挥,让“志愿服务”浸润了百姓的心田。
如何发挥好志愿者的主体责任?县委书记丁广州要求:要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,志愿者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的主体力量,坚持把志愿服务作为主要活动方式,精准对接群众需求,常态开展志愿服务,真正让志愿者走近群众。要加大志愿者培养力度,有针对性地打造高质量的志愿服务项目,吸引更多志愿者扎根农村、服务基层。
这就要求我们,必须始终坚持润物无声、以文化人、以文惠民、以文乐民、以文育民,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。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支支志愿者队伍的参与。志愿者不仅需要“队伍强大”,更需要“润物无声”。我们的志愿者队伍,要将政策、法律、图书、戏剧、电影、书画、文化等送到基层。群众在哪里,志愿者就要延伸到哪里;群众需要什么,志愿服务就要提供什么。通过到位的、无缝隙的文明实践志愿活动,让广大群众丰富文化生活,汲取道德滋养、提振精气神,获得精神滋养、增强精神力量。
文明实践志愿者走进社区、走进乡村、走进基层,为他人送温暖、为社会作贡献,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、爱心善意和责任担当,这不就是人民有信仰、国家有力量、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