融媒新声 | 建好用好阵地,让“政策宣传”春风化雨
编前:
人民有信仰、国家有力量、民族有希望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、培育时代新人、提升社会文明程度,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、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,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,作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大战略部署。如何让这一部署在沛县落地生根、枝繁叶茂?县委书记丁广州提出:让群众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,让文明实践志愿者走近群众。从今天起沛县融媒体中心将推出“让文明之光闪耀新时代”系列评论。
让文明之光闪耀新时代系列评论(1)

73岁的韦爱勤老人,是沛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“常客”。老人最喜欢看的书籍就是一些理论书籍。如今这个小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已经成为群众获知政策信息、理论知识的好地方。
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是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。我县各镇村结合自身实际,把理论宣讲融入惠民服务、文化生活、情景体验,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了寻常百姓家。
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建设的第一位任务,就是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让科学理论走入群众,变成民族复兴的物质力量。如何实现这一目标?县委书记丁广州要求:要建好用好阵地。各镇村要结合自身实际,以服务群众更有效为目标,科学合理安排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的各项功能,让志愿服务更接地气,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真正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、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、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。
这就要求全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,要在宣传宣讲党的政策上有新成效。要始终把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、为民利民惠民政策作为重要任务。在宣讲内容上,要讲清楚讲明白乡村振兴战略,把致富兴业、农村改革、民生保障、生态环保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形势政策问题,讲清楚、讲透彻,激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。
为进一步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基层延伸,近年来,我县建设了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和20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。值得点赞的是,我县在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作用的同时,注重贴近农民思想和生产生活实际,让身边人说身边事、用百姓话说百姓事,让深奥的“大理论”变成了浅显的“小道理”。一位位理论宣讲志愿者、政策宣讲志愿者正让科学理论春风化雨一般滋润着百姓的心田。
人民有信仰、国家有力量、民族有希望。科学理论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,也就成为了万众一心奔赴远方的澎湃动力!
评论/
郭元鹏
编审/ 胡光明 监制/司天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