融媒新声 | 把“恶俗的婚闹”丢进时代垃圾筐
把“恶俗的婚闹”丢进时代垃圾筐
最近在抖音平台刷到两条显示IP地址为我们本地的“婚闹视频”。这两条“婚闹视频”都是将一位男性捆绑在电线杆上,现场嘻嘻哈哈,也不知道被捆绑的是新郎还是伴郎。
民间有句说法叫“结婚三天无大小”,言外之意就是结婚时可以“放肆地闹一闹”。风俗需要尊重,但是那也得看其是“文明的”还是“糟粕的”。
风俗沿袭需要“留其精华去其糟粕”,文化传承不是一个筐,不能什么都往里装。近年来,个别地方不断出现与移风易俗要求相违背、与社会文明风尚相抵触、与传统文化相偏离的低俗、恶俗婚闹现象,引发群众强烈不满。
“婚闹”变“昏闹”,绑在电线杆上,这还都是小儿科,要是闹不好,那还可能涉及违法犯罪。在网上看到过两则新闻:一则是,某地闹婚人员,把“罪恶的手”伸到了伴娘的衣服里;一则是,某地农村闹婚发生混乱,将新娘摔成了脑震荡。
各地都有各地的风俗和习俗,对于风俗和习俗的沿袭,必须坚持底线,那就是法律的底线,道德的底线,文明的底线。任何打着“风俗”大旗的“耍流氓”都必须要严惩。“耍流氓”不是简单的“恶作剧”,那是“向法律挑战”。
治理无下限的“婚闹”就要该出手时就出手,借风俗“耍流氓”就得法律法规“动动手”,就要让“恶风俗”止于“零容忍”。对于那些已经突破了底线、与新时代格格不入的所谓风俗,就应该丢进时代的垃圾筐。
增强文明意识,自觉抵制恶俗婚闹行为,才能让婚礼回归温馨浪漫,让“闹喜”回归文明祝福。
评论/郭元鹏
责任编辑/韩方伟
编审/胡光明 监制/司天戎